近年來,鳳陽縣紅心鎮緊扣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資源稟賦,創新發展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實現從“薄弱”到“壯大”的跨越。2024年度,全鎮13個行政村(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達到877萬元,走出了一條具有本地特色的強村富民之路。
以資源整合為“支撐點”,盤活沉睡資產。立足各村資源稟賦,開展“清家底、盤存量、促增值”專項行動。通過定期召開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推進會,指導各村(社區)全面摸排閑置土地、廠房、校舍等集體資產,建立動態管理臺賬,采取“租賃盤活一批、入股合作一批、改造升級一批”的方式實現資產增值。例如,利用移民項目資金,計劃將楊山村的閑置小學校舍改造建設成為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利用移民資金,謀劃在紅心社區原供銷社的閑置土地上申報建設保鮮冷庫項目。多方謀劃盤活沉睡資產,使其煥發新的效益,為集體經濟發展筑牢根基。
以產業升級為“突破點”,培育增收動能。堅持“因地制宜、多元發展”思路,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指導烏羅村成立商貿公司,整合全鎮的特色農產品(如紅薯片、梅魚、板栗、茶油等),進行統一包裝設計,形成特色農產品大禮包對外銷售,已累計實現銷售額3.5萬元;推動紅心社區成立勞務公司,為荷塘村的玩具加工廠及周邊企業提供穩定可靠的勞務派遣服務,截至目前已產生勞務費用20多萬元;支持李山村成立智耘農業有限公司,重點開展農產品電商銷售業務,探索線上銷售渠道。此外,全鎮13個村(社區)聯合發起成立了鳳陽縣鴻鑫熠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有效整合各村集體分散的資源資產,顯著拓寬農村集體經濟增收的經營渠道,實行市場化、公司化運營,并兼顧社會效益。同步推動電商直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動員各村以三青人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群體為主挖掘電商直播潛力人才,通過在各村打造助農直播間的方式,拓寬鎮域紅薯及深加工產品等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增加群眾收入。
以機制創新為“著力點”,激發內生動力?!傍欥戊凇睆姶骞緞撔虏捎昧恕包h組織+強村公司+股份經濟合作社+項目經理人”的四位一體運營機制。其董事會、監事會成員從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遴選責任心強、有參與意愿者擔任。為確保黨的領導和有效監管,鎮上成立了強村公司領導小組及臨時黨支部,由鎮主要負責同志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和臨時黨支部書記,統籌協調公司的運營管理大局。此外,還聘請了一位具有豐富工程項目管理經驗的離任村書記擔任項目經理,具體負責強村公司承接的各類工程項目的實施工作。強村公司積極承接鎮域內的小型公益類項目,已負責全鎮的小型水利工程日常管護以及全域的綠化管護工作,既服務了公共事業,也增加了收入來源。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從“資源閑置”到“資產生金”,通過“三點發力”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蝶變升級。下一步,紅心鎮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不斷激發內生動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注入持久動能。